台南素有「台灣文化古都」的美稱,教科書中的名勝古蹟不勝枚舉,但就是從未親眼見識,難得來到如此富有古色古香的城市,怎能不好好欣賞古蹟之美呢!!
先預習一下台南的建築(From 維基)
來到台南,最通俗的古蹟非廟宇莫屬了,台南一級古蹟的數量可是全台灣最多的呢!!
建築特色
臺南為歐亞大陸最早移民來臺定居的地區,昔日多由中國福建、廣東隨帶香火前來供奉。最初是在家中奉祀,嗣俟人口逐漸增加,即搭建簡單茅屋共同供奉,由茅屋而建成小廟,再由小廟而擴建為大廟。所以臺南廟宇均具區域性,即某廟係屬某幾條街或某境信徒所共同奉祀。寺廟不僅是大部分市民信仰中心,也是民眾日常聚會的場所,古老的寺廟尚具有歷史意義,舉凡民間藝術之菁華,諸如建築、雕刻、陶瓷、書畫等,盡薈萃於斯,可以說是宗教、歷史及藝術的寶庫。
第一站:祀典武廟
祀典武廟為國家一級古蹟,位於赤崁樓的正對面,所以遊歷赤崁樓之餘,亦可到這裡參拜,許多在地的學子都會至此祈求課業上的順利,而離學測時屆九十九天的我,當然要來此求個順利。武廟坐北朝南,主要供奉關公的神位,允文允武是很重要的!!
廟宇特色
經多次整修後,現存廟宇除了內進的觀音廳稍與原來模樣不同之外,該廟大體所呈現為1840年重建後的廟宇模樣。坐北朝南的祀典武廟,特色為八公尺寬,廿公尺寬,縱深式配置的三開間三進兩廊式廟宇建築。由於各殿的高度不一,飛簷斜頂的山牆,從側面看去為起伏狀,造型頗為美觀。而在神明配置上,擁有三進三殿的該武廟,第一進祭祀關公;第二進為祭祀武聖三代祖先(1720年代後加設),第三進則為佛教的觀音菩薩與十八羅漢。除此,後進有祭祀文昌帝君的西社與配置廂房的小花園,並有台灣日治時期所加設的戲台等建物。
「大丈夫」這是武廟知名的匾額,大丈夫三字都有「人」字,為關帝君威武不能屈的表現!
第二站:赤崁樓
小時候在歷史課本中必定會看到的赤崁樓。在鋼筋水泥的都市叢林中,飛簷紅磚的中式建築格外吸引人的目光,雖然今天的天氣不是很佳,但遊園的民眾也不算少數。現在所看到的赤崁樓是經過修復後的樣貌。
當然,要先買票...。
古早在修葺城牆,多是用牡蠣殼和稻稈再混合些許的糯米粉、泥沙所製,赤崁樓的許多牆面只要仔細看半可發現許多牡蠣殼。
這凹陷的空間在荷據時期於是軍事用途的瞭望台,而清領時期改建為「五子祠」供奉宋明理學五子,但在日據時期毀於風災。赤崁樓能列為一級古蹟和這個地方有極大的關係呢!!
在五子祠的附近有蓬壺書院。
石碑下壓有烏龜的東西叫做「贔屭碑」為乾隆皇帝表彰福康安平定林爽文事件所賜的碑文。
建築運用
台灣現存有清乾隆皇帝為了表彰福康安平定林爽文事件,特賜十塊以金門「麻糬石」雕刻而成的龜趺御碑。每塊碑高3.1公尺,寬1.4公尺,漢文滿文並列。不料運抵台南府時,其中一座龜趺落入海中,直到一百多年後,才又被人發現,供奉在保安宮內。其餘九座則在赤崁樓中保存。
江蘇漣水嵇安墓碑就是此神靈馱著的。
這個很像花瓶的出入口,目前還不知他設計的意圖...。長的倒是挺可愛的XD
逛完赤崁樓,依然飄著小雨......。
<上卷>完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